丹巴印象—写在喜庆甘孜州60周年华诞之际

(丹巴林业局 陈明国)在少儿时代就听到大人们唱“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和“二呀二郎山啊,高呀高万丈”的歌;到了上学读书的时候,偶尔听到广播里播报天气预报,这才知道有个叫甘孜州的地方。然而,对丹巴就更为懵懂了,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越是在不经意之间,事情往往越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1981年8月,从省林业学校毕业的我被分配到丹巴林业局工作。从此,与丹巴结下了不解之缘,不知不觉伴随她日新月异的发展已走过了近30年。


生命中不知有多少印象深刻令人难忘。初到工作单位,丹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穷山恶水。县城周围高山对峙,峰峦重叠,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七零八落,那种从未有过的失落难以言表。大渡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沿岸陡崖上,刀劈斧削,怪石林立,偶有山鹰掠空而过,时有乌鸦嘶鸣,声极凄厉,让人不寒而栗。说是县城,还没有内地的一个乡场大,布局零乱,规划无序,街道狭窄,石板路面,除了石木、穿斗结构房屋,仿佛就没有别的建筑。更要命的是,风吹石头滚,人都站不稳。心想县城都这么个模样,她所辖的其他区域还会好到哪里去吗?


独特的地形地貌,青藏高原型的季风气候,当时的贫穷与落后,并不意味着这里就是草木不生,就是不毛之地,发展就很渺茫。随着日复一日地工作,对丹巴的了解就更多了,对丹巴的印象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仿佛是上帝垂爱于丹巴这块神圣的土地,恰巧赋予丹巴丰富的矿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种养业资源、水利资源、旅游资源等自然资源,精心养护生活在其中的丹巴儿女,彰显她的富饶和美丽。


甘孜州成立60年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丹巴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交通、通讯、能源、水利建设和旅游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全县15个乡(镇)已实现乡乡通公路,“村村通”公路达339公里,结束了人背畜驮的历史。随着二郎山、鹧鸪山遂道的贯通,康定机场的通航,八(美)丹(巴)公路、刷(金寺)丹(巴)公路几经改扩建,小(金)丹(巴)公路、瓦(斯沟)丹(巴)公路的建成和升级改造,一条条玉带般的公路蜿蜒在群山之间,四条出境公路交汇于县城,真可谓“天堑变通途”。


按照丹巴人的说法,雄鹰是吉祥的象征,它飞到哪里,幸福就到哪里。在他们的眼里,飞机是雄鹰,公路是雄鹰,大桥是雄鹰,一切能把人带到远方的都是雄鹰。雄鹰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得丹巴满园春色,生机勃勃。光纤通讯、移动通讯、因特网业务深入到各个领域,缩短了与外界的时空距离,赋予了该县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以水电、矿产开发为重点的建设项目20个,总投资达11.62亿元,到处是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其中,康定红葡萄酒一期工程、五里牌新区供水工程和牧民定居点建设等9个项目已顺利竣工。实施十年教育行动计划和“9+3”免费教育计划,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文教卫生事业实现大跨越。


无花果、党参、贝母、天麻、当归等药用植物,松茸、羊肚菌、黄丝菌、猴头菌、大脚菇、木耳等药用的野生菌和野生食用植物,苹果、梨、花椒、核桃、杜仲、厚朴等经济木种类繁多,牦牛、犏牛、绵羊、山羊、猪、鸡等养殖业资源丰富,种植业、养殖业、土特产加工业迅猛发展,以获国家、省优质证书的“金冠”、“红冠”、“红星”苹果为典型的土特产,深受消费者青睐,为农、牧民增收,改善民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白唇鹿、胡兀鹫、藏酋猴、黑熊、马麝、白臀鹿、藏原羚、獐、盘羊、白马鸡、鹦鹉、藏马鸡、锦鸡、旱獭、白马鸡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30余种,省重点保护动物30余种,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舒适与美好。


由奇异壮丽的自然景观、旖旎瑰丽的民族风情、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历史文化构成的丹巴旅游资源更是绚丽多彩。藏区四大神山之一的墨尔多神山,南仰如蓝色的宝瓶置于地毯上,北看似一尊巨佛跨着雄狮奔驰;山顶雪峰,金光灿烂,直刺蓝天;东望峨眉金顶,西眺西藏冈底斯雪山,是民族英雄的象征。


在大小金川及大渡河上游两岸的村寨、山脊和要隘处耸立着无数的古碉建筑,历经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至今仍巍然屹立。有的久已偏倚,却不倒塌;有的甚至弯曲如弓,自成奇景,其建筑艺术堪称精湛绝妙,令人赞叹不已。


丹巴藏寨依山而卧,既有寨房的特征,又有碉楼的形态,外墙以白色为主调,与褐色、黑色巧妙搭配,把神秘古老风水学说与浓厚的宗教文化底蕴融为一体,具有“天人合一”的整体理念。在新的千年,甲居藏寨成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东谷“天然盆景”、党岭风光,集雪山、森林、海子、温泉、草甸于一体,“山顶积雪皑皑,山腰树林葱葱,山脚海子粼粼”,被誉为“深藏在横断山脉中的世外桃园”。


观光农业独具特色,别有情趣。农作物由于气候差异,形成成熟期差异,有着“人间四月芳芬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独特美景。


丹巴人的最大特点是: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跳锅庄舞、演丹巴藏戏、唱嘉绒歌是丹巴人必不可少的生活乐趣,特别是每逢嘉绒藏历年、观花节、墨尔多庙会、五月赛马节、燃灯节、嘉绒藏族风情节等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处处是歌舞如潮,人流如海,把人们带入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给人美的享受。


昔日羞于出口的县城,如今高楼林立,顺河而建,随坡起伏,错落有致,民族特色和现代气息浓郁,在大渡河和滨江过境公路的衬托下,更显得壮观美丽。可与重庆比美的“小山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甘孜州的东大门。


印象中的丹巴,最令我刻骨铭心的是丹巴美人。丹巴出美人,世所公认,特别是来自丹巴“美人谷”的美人特别多,不管身在乡村还是走出大山,几乎不施粉黛,不用华丽的衣饰去装扮。她们不怕风吹,不惧日晒,艰苦的体力劳动之余,稍加梳洗,便气韵毕现,曲线天成。天生的冰肌玉肤似乎永远含烟凝碧;瘦长而丰腴的体态似乎永远婉转有致,劳动的打磨没有使其粗糙、变形,反而更增加了健美的必备要素。当然,她们并不拒绝盛妆包裹,天生丽质衬以时代包装,更凸现佳人原质。


有人这样认为,如果丹巴美人不是上天注定,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话,那么丹巴务林人就是丹巴人的“美容师”。因为,丹巴务林人保护了这方水土,建设了生态文明。其实普天下的务林人又岂止是“美容师”,他们用绿色森林撑起人类昨天、今天直至永远……

 

印象中的丹巴,用蓝天作纸、大海作墨、树枝作笔也写不完、道不尽她的神奇和美丽;丹巴的腾飞,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勤劳、勇敢、善良、睿智、豁达的丹巴人与时俱进、团结拚搏、励精图治、科学发展谱写的华章!在喜庆甘孜州60周年华诞之际,我衷心祝愿丹巴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