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羌族的民俗文化

  四川西部邛崃山脉西端的丛山峻岭之中,大渡河上游的小金河流域两岸,峰峦重叠,高山对峙,峡谷深邃,沟谷众多,以墨尔多神山为中心,当地藏语称此地为“嘉绒”地区。这里有“千碉之国”东方金字塔”美称,这块神秘之地美女辈出,故又称之为“美人谷”早在19世纪初就被西方探险家所发现并公诸于世,这就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据甘孜州统计局2001年的统计数据介绍,全州羌族总人口为2860人,其中丹巴县有2524人,其余少许散布在全州各地。丹巴县境内的羌族又主要分布在小金河流域地区的太平桥乡三岔沟内的丹扎村、长胜店、纳布村(丹噶)岳扎乡的可尔金村和半扇门乡的阿娘沟村,与当地藏、汉民族杂居。全州各县也有一部分羌族,但基本上是解放后从丹巴走出去工作的羌族子女。

     羌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既坚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又不时吸收和融入其他民族的文化习俗,丹巴羌族具有多元民族习俗文化的鲜明特点。

           

一、民居文化

     羌族的村落修建,沿袭着本民族祖先的习惯,水源便当是居住地的首选条件,深知大自然给人类的好处。因此羌人选择居住地有句俗话要“选择柴方水便,向阳平安”之地。羌族的住宅大多数聚居于高山、半高山地区。为石木垒成,因地制宜,顺坡而建,高低层次,错落有致,山水映衬,古朴新颖。每个村寨居住三五户至数十多家不等,以三、五十户为一寨的较为普遍。

                     

1普通民居

     羌族的房屋一般都是用石片与石块砌墙建成,也有的用黄泥巴夯筑土墙建成,羌族居室多为四层碉式楼房,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楼背边沿盖石板为房沿边,沿下面由木头桷子伸出墙外为屋檐,房顶盖泥土。羌房在修建之前,一般由主人提出住宅修建构思,请匠人协助设计和规划,基本不绘图纸,只确定房子的进深开间大小和层高、层数即可。建房工程开工前,要在众多的石匠中确定一名经验丰富的石匠为“掌墨师”掌墨师”既是石匠师傅,又是工程技术负责人和质量监督人。施工时基本要求石匠达到不吊线,不复尺,信手砌墙,结构均匀,墙面平整,棱角端直,无可挑剔的技术水准。修房工程正式动工前,要请“巫师”也称“释比”许”或“先生”打卦占卜选择黄道吉日,破土动工时“巫师”要亲自到现场,进行破土安神仪式,通白诸神保佑工程平安顺利。巫师”要使用罗盘仪器确定方位,宣布破土动工开挖基脚(基础)时刻,抛撒五色粮食,有的人家还要施放金、银、铜、铁等金属粉末以示一牢永逸,万古千秋。安放第一块基石极为重要,又要推算吉祥良辰,若有属相克者,断然回避,避而远之。工程进展到以后的立正门、上中梁,盖屋顶、迁新居和安神龛等时候,释比都要到场进行安神谢土仪式,以保证主人入住后平安吉祥,家和事兴。

     羌族居室在建筑砌墙时,片石与石块之间不用石灰或水泥作浆口泥,而是将上好的黄泥巴筛细,加水搅匀后,作为砌墙时的浆口材料,这种泥料具有良好的粘连效果,而且经久耐用。墙间一般不用木柱,中间建隔墙,每层的墙腰要使用墙筋木增加墙体的抗压力。墙体要砌得平直整齐,内外都要美观。一般为四层,也有三层和两层的内设上楼石梯或木板梯,宽度一米左右,三楼或四楼,多用独木梯。羌族房屋基本功能:一层作畜圈,用来饲养牲畜、堆放冬季畜草、生产农家粪料。牲畜圈分为内圈和外圈,当地人叫黑圈和敞圈,黑圈为牲畜御寒巢穴,敞圈为牲畜白昼晒太阳的活动等场地(但现在羌房从卫生角度考虑,已作了改进,畜圈已另建,一楼一般夯筑院坝)二楼(中层)住人,设有卧室、贮藏室、火塘、锅庄等。锅庄系一石质或者铁质的三角锅庄,供烹饪饮食之用,锅庄上方供奉着祖先的灵位,全家饮食、聚会、拉家常以及祭神祭祖都在锅庄房,这里是羌族家庭人员的家庭活动中心。羌族的锅庄与藏族的锅庄一样,上方为神位,严禁震动或随便穿越。现在羌民饮食烹饪和烧水很少用锅庄了靠主楼另建耳房作为厨房,防止炊烟进入主屋内。羌民普遍使用了汉式锅灶,而且还大量推广汉式节能灶。但羌家的火塘仍然保管着。三四层用于藏粮贮物,堆放干菜、走廊凉挂庄稼、干菜叶等,也是进行宗教活动,煨桑”敬神,供奉“白石神”地方。现在多数羌房的土木结构大多已被砖混结构和钢筋水泥结构所代替,但是仍有明显的羌式建筑的特征,屋顶四角的白石神”依然可见。

                     

2古建筑—碉楼

    羌族自古以来就有建碉楼的习惯。例如《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说“羌族先民冉驼,众皆依山居上,累不为室,高者至十余文,为邛笼”碉楼的大体结构仍然和明代顾炎武所记述的完全相同。直到现在羌族人民仍然修建三四层的碉式居室。今天,高十余丈的石碉楼,丹巴的三叉沟、太平桥和可尔金等等随处可以见到丹巴羌族地区的古碉也有六角、八角和十三角的碉顶部盖石板或者盖木板。羌碉上窄下宽,上小下大,呈金字塔状,只是较为垂直,羌碉四壁开有内宽外窄的望孔和投射孔或用作信号传送的窗,主要防御外来侵略和用于武装械斗。碉楼从种类上分:有战碉、烽火碉、家碉、寨碉、界碉、纪念碉等。羌地战碉居多,历史上羌族防止外来入侵或与其他部落之间战争的产物,羌地古碉一般都修建在交通要塞,山墚上或者村落的中心。有的碉楼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和地震以及枪弹的袭击,仍然巍然耸立,这在少数民族建筑史上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丹巴羌碉也是千碉之国”重要组成局部。                     

     2003年8月笔者专程到丹巴县太平桥乡三叉沟考察,观赏了至今还保存完好的丹巴羌族末代“把总”即羌族首领,羌族人的精神领袖)官寨。末代羌族首领的官邸并没有特别之处,一幢三层羌式碉楼,楼前有一个较大的院场,三方均建有围墙,一道入院大门,俗称龙门子。正房中间有客厅,二楼有几间主人的卧室、书房和小客厅,二楼建有一个平台,羌族首领的阅兵、点将台。二楼和三楼之间有一个天井和绕院场一周的内走廊。但在官邸最底层夹壁墙的后面,隔有几间小屋,据说这是首领当年关押犯人的牢房和审讯室。由此可见,羌族首领不但有统领所辖领地百姓的各种政治、军事权力,同时也具有司法等方面的特权。不过他官邸与普通羌民的住房无多大差别。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许多羌民修建了现代化居室住房,国家对民族地区“农牧民新村建设”安居工程得到较好落实,羌民居住条件普遍得到改善。

                     

二、饮食文化与服饰文化

     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与服饰文化,与他生活时代、生产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联系。甘孜丹巴羌族的饮食文化与服饰文化也如此,无论是饮食文化,还是服饰文化,都具有羌民族的风格与特征。

                     

1饮食习俗

     丹巴羌族的饮食习俗,既坚持着本民族的饮食文化,也融合了当地其他民族的饮食花色,绝大多数习惯已与汉族基本一样。这里只介绍几种羌民日常生活习惯和主食品种。正如前面所说,一个民族的饮食习俗与他所处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作物栽培、产量高低等有着密切联系,俗话说:靠山吃山,临水饮水。丹巴小金河流域的羌族村寨,一般都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半高山地区,羌民以农为主兼营畜牧业。据《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志》记载“丹巴羌族以玉米、小麦、青稞为主食,玉米、青稞可做馍吃,或做糌粑吃,小麦则以做面皮为主。一日三餐中,早上喝茶,或吃青稞酒;中午吃馍、喝茶;晚上吃面皮,并以酸菜面皮居多;三餐结构比较固定。丹巴小金河流域属高原型季风、干旱河谷气候,年均气温14.2℃,农作物种植方面,小金河的河谷地带和半山腰适合栽种青稞、荞麦、碗豆、大豆等杂粮。河谷地带可种植的蔬菜种类有元根、洋芋、萝卜、白菜、莲花白等。羌民的肉食主要吃猪肉、牛肉、羊肉等。羌族的主要饮食是玉米馍、酸菜汤和咂酒。

    1玉米馍馍。笔者有亲身体会,玉米馍、酸菜汤和咂酒这三种饮食,最具有羌族的饮食文化特色。由于当地玉米产量高,营养好,而且羌族居住的地区最适合玉米的种植,玉米成为羌民的主食之一。玉米有多种吃法,嫩玉米粒可磨水粑、嫩玉米包可烤蒸煮食,玉米籽可炒来吃。磨成玉米面粉做法更多,如玉米馍、玉米粥、蒸蒸饭、炕锅魁、打搅团、面疙瘩、金裹银或银裹金等。吃玉米面作的饭食,羌区的主粮之一,玉米馍馍的制作方法有几种:一是做“锅边子”或叫“锅塔子”做法:取适量玉米面加水和匀,揉捏成圆形状后,水烧开的铁锅上半部抹油,将馍胚子一个一个贴在上面,盖锅盖封好锅边,旺火数分钟后即熟,最好水干后几分钟后起锅,这样馍馍的贴锅面起了一层黄壳,吃起来香脆可口。二是做“火烧子”或叫“烧馍馍”做法是把开水或冷水加入玉米面中,和匀后做成圆盘状,有的还要放在烧烫的烙片上,双面烙黄后再放入火塘灰中烧熟,或直接在火炭上烤熟。火灰中烧的别忘了要翻面,取出享用前必须经过“三吹三打”顺序,除去外表火灰才可以食用。三是做“刀片子”或“切刀子”做法:与锅边子差不多,不同的把揉好的面胚放在面板上拍打成条形,直径十公分左右,横向切片,厚度在两公分左右,然后贴在打了油的锅上,掺水加盖密封,中火十多分钟即可。也有用蒸笼蒸做蒸馍馍的以上几种馍馍定会让你胃口大开,回味无穷,若在磨玉米面时再加5-8%黄豆,磨出的面粉做出来的馍馍更胜一筹,又香又脆又回甜味。玉米馍馍即使没有汤菜你也可以吃饱。

    2酸菜制品。酸菜也是羌民喜吃的食物之一。也因地理气候条件的原因,当地羌民们冬季和初春季节都很难吃到新鲜蔬菜,只有食用夏秋季节储备的蔬菜,如萝卜、白菜、元根叶、干豆角等干菜。酸菜的做法是把白菜、元根叶洗净煮熟加上酸水,做成酸菜比直接煮来好吃,还可以把菜叶凉干后再煮熟做成酸菜。还可把做好的酸菜切碎或制饼晒干,方便出门携带,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酸菜在日常生活中,可做酸菜包子,酸菜面粥,酸菜炒大豆,酸菜面块、酸菜面条、酸菜粉丝汤等酸菜系列群。据羌民介绍,酸菜除了味美可口,食用方便以外,还具有消肿止痛,生津止渴,开胃键脾等药理功效。

    3羌族的咂酒。解放前,由于交通方便,商品经济不发达,所以羌民们饮食品种单一,饮料方面主要以大茶和自酿酒为主,当地称自酿酒为咂酒。解放后羌区生活环境和条件得到改善,现在羌区交通方便,市场繁荣,物资丰富,应有尽有。所以羌族人民也喝白酒、啤酒以及各种饮料。咂酒仍然是主要饮液,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朝山聚会,招待宾客都离不开咂酒。酿制咂酒的方法:主要原料有玉米、小麦、青稞等粮食酿造,制作时把玉米或大麦等某种粮食煮熟,撒上酒曲和匀后封于土制坛子中,六七天后即可起封饮用,饮用前注入开水,插入吸管,吸管多用麦杆、麻杆、竹杆等作成,饮用时要边喝边加水,直到喝到味淡为止,余料酒糟也可食用或作饲料。依照羌族的民间习惯,喝咂酒时有较为严格的规矩和仪式,例如家族或家庭中咂酒起封,必需晚辈先饮,然后以辈份高低依次饮用,平辈者可同时饮用;族长或德高望众的晚辈在喝咂酒之前,还要以歌唱或朗诵的方式作祝酒词;如果咂酒是用于招待远方来客的要请客人先喝,客人在喝咂酒之前也要表达感谢之意,否则有失礼节,并且会得罪主人家。由此可见,咂酒”也能充分体现出羌族的饮食文化。

                    

2服饰文化

     羌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独具民族特色的服饰是羌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勤劳智慧的羌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精心培育进去的万紫千红的民族服饰文化大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据《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志》记载,羌族男子除常穿羊皮褂子外,亦或穿汉装、或穿藏装。羌族妇女的服饰较男子复杂,穿棉制右开襟长衫,搭头帕,系围腰和腰带。衣服的襟边、领口用黑色丝线锈有图案。头帕用墨色棉布做成,两对角也锈有图案,用头发或假发与黑色毛线系在头顶,毛线上系有各种金银首饰。现在大多数羌族男女都喜穿汉装,也有不少羌族男的仍喜欢戴皮帽,穿长衫,披褂子,缠绑腿,挂烟干,佩小刀。女的仍喜欢褡头帕,吊耳环,拴裙子、系花带。

    1羊皮褂子。羌族的服饰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羊皮褂子”和“刺绣”两种。羊皮褂子”也叫“皮褂褂、领褂子”用绵羊皮、山羊皮和岩羊皮做成,其制作工艺和方法,将已晒干的生羊皮拿来用冷水浸泡三至五天,全软后捞起加工,加工顺序:脱水,削刮,上油,踏扯,搓揉直至干燥柔软。加工中不去毛,也不起层,只要达到使羊皮柔软适度即可。缝制皮褂子,依照羌民的激进习惯,针线活之类的家务事主要由家庭主妇承当,但羊皮褂子却一般由年长的男子来负责缝制。一件成人羊皮褂子需要两张完整的羊皮料才能做成,缝纫的连线一般使用獐子或麂子皮割成的皮筋线。缝纫时主要工具有:尺子、剪刀、锥子、皮针、皮线、木槌等。缝制要有较高的技巧,特别是挖领口、开襟边、收腰围、编纽扣等方面的工艺都需要具备高超熟练的技艺,否则制作进去的羊皮褂子就会扇领耸肩,翘尾锁腰,既不合身、又不美观、不结实,也不经用。羌族的羊皮褂子正反两面均可穿用,秋冬季节毛面贴身,以达到保暖御寒之目的春夏季节则将皮面向外,毛既防雨,又防晒。劳动的时候,皮褂子是盖肩垫背的好工具,休息的时候皮褂子又可以用来当坐蓐。假如在劳动中困倦了还可将羊皮褂子铺地当毯子用,羊皮褂子的用途十分广泛。

    2羌族刺绣挑花。精美的羌族刺绣艺术,展示羌族妇女心灵手巧,多才多艺的手工技能。羌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谱写了自己的悠久历史,发明了辉煌绚烂的民族文化。羌族的刺绣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清时代,刺绣已在羌族地区盛行,后来挑花也渐普遍,为羌族妇女所擅长”当历史进入公元21世纪之际,具有近千年历史的羌族刺绣艺术之花越开越旺盛。绚烂多姿的羌族刺绣图案是羌家女人取材于生活环境中的自然物景,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花鸟虫鱼,福禄寿喜等寓意美好的图形。羌族妇女的刺绣是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将观察自然、改造自然、丰富生活的美好愿望,采用保守的编织刺绣技艺,用图案的形式显现进去,发明了丰富多彩、绚丽斑斓、富有憨厚之美的羌族挑花、刺绣图案艺术。羌族挑花、刺绣图案艺术是羌族历史发展、生活记实、意识物化等的最集中体现,羌族激进民间工艺美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看羌族妇女的服饰打扮就可见一斑,从头帕、衣服、裤子、腰带,襟边,领口到鞋子、袜子等都绣有各种各样的图案,这些图案多数是反映她热爱生活,追求生活的创意写照。其图案丰富多彩,如刺绣花纹名有“万子格”轱辘全”尖菊花”圆菊花”鱼鳞甲”水波云”弥纳回花”九针加干”还有“桃花争艳”二龙抱宝”燕子双飞”喜鹊闹梅”五蝶祝寿”龙凤呈祥”等等图案。挑绣出来的景物秀丽精致,栩栩如生,所表达的内容一般都是吉祥如意,花好人和之意,或对幸福生活的神往和渴望。这些用五彩丝线挑绣出来的刺绣饰品,不但结构完美,物象突出,色彩鲜艳,而且工艺精巧,具有较强立体感。

     丹巴太平桥乡三叉沟考察时,正遇羌民集会跳舞,有幸见到约二十多名妇女身着保管完好的清朝服装,这些妇女服装雍容华贵,古色古香,艳丽夺目,让人惊叹不已。这种展示充分说明了千百年来,这里虽然交通闭塞,但却紧邻阿坝州的小金县,距成都平原不远,汉区的文化早已渗透到丹巴羌族的生活中。可以想象当年的羌家妇女好不时尚,好不妖娆,好不风光。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羌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时提高,经济条件的好转,羌族人民更加注重衣着打扮。使传统的刺绣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甘孜州旅游业不时发展,丹巴已成为四川旅游西环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据笔者目睹,凡是丹巴来旅游、考察的中外游客、专家、学者都对羌族的刺绣艺术饰品赞不绝口,猎奇拍照,争相购买。由此可见,羌族的服饰、刺绣确实具有她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

                     

三、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舞蹈

     丹巴羌族的民间音乐舞蹈,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丹巴羌族的民间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独具风格,早在唐朝就流传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羌族的民间音乐舞蹈也得到较大的发展。

                 

1民歌

     羌族是一个动情的民族,豪放乐观擅长抒情的民族。羌族男女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羌族民歌的特点是原始古朴,调式优雅,色彩明朗,旋律流畅,题材广泛,语言生动,比喻贴切。羌族山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不分男女老幼皆会唱颂,民歌种类大体分为酒歌、山歌、情歌、劳动歌、叙事歌、喜庆歌、丧歌、苦情歌、风俗歌等。酒歌为羌族生活中的婚、丧、喜庆、节日、请客迎宾饮酒时颂唱的歌。酒歌以唱为主,也有像诗歌一样朗诵进去的叫“祝酒词”如羌地《结婚迎宾词》帖子揣在怀,主家请我迎客来,杯筷摆在龙门外,等了多久没见来,十冬腊月天色黛,宾客路上莫碍怠…羌族情歌内容十分丰富,多以期盼、追求、赞美、歌颂男女间的纯真爱情,节奏较自由,或高昂激越,或忧伤委婉,或情深深,意绵绵。情歌是从民歌的形式上演变而来,歌词一般以七字四句为主,也有六句、八句、多句的长歌,几十句甚至几百句的都有,格式有律诗、绝句,也有自由诗似的朗朗上口,演唱时常用“啦、咳、嘞、哟、嘛、哦”或“小郎哥儿”贤妹儿”等衬词作过度词。如情歌《贤妹我人》贤妹我人,妈打你心疼。若还下次再打你收拾包包过炉城”郎在高山打石头》郎在高山打石头,妹在河坝摘石榴。哪个要你酸石榴,要你臂弯作枕头”单身汉》作晚一梦梦得怪,梦见娇娇抱在怀。梦到中午醒转来,还是空手抱空怀”奴家丈夫小娃娃》高山荞子放大花,奴家丈夫小娃娃,再等三年丈夫大,老了荞子谢了花”

     羌族民歌,羌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和发展起来的民间口头文学。许多民歌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有深刻的内涵和教育意义。有的如警世篇,记述古人的前车之鉴,教你引以为戒,让你理解人生真谛,懂得明辨是非,区分魑魅魍魉,教你明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处世哲学和为人之道。情歌《打戒指》一两二钱雪花银,打个戒指送情人。上去成都请银匠,下去云南找匠人。俩个匠人都请到这个戒指打得成。一打龙来龙现爪;二打虎来虎现身;三打桃园三结义;四打海马朝乌云;五打乌龙归大海;六打童子拜观音;七打天上七姊妹;八打神仙吕洞宾;九打九龙盘九转;十打鸳鸯俩个人…又如“四句歌”不会说话得罪人》大路边上一窝藤,藤条开花闹呈呈。不会摘花弄坏藤,不会说话得罪人”小小公鸡才开叫》小小公鸡才开叫,麻雀飞过吓一跳。麻雀飞过九架山,公鸡还在打颤颤”好汉不吃眼前亏》大河涨水起浪堆,铜盆打水喂子归。子归不吃铜盆水。好汉不吃眼前亏”

2民间器乐

     丹巴羌族不但爱唱民歌,而且也喜好民间器乐。如笛子 羌笛)口琴子(口弦)唢呐、手铃、三弦、铜号、牛角号、海螺号、皮鼓、铜锣、铜钹,铜铰等吹奏乐、弦乐和打击乐器。其中羌笛比较有名,据有关资料记载,羌笛具有悠久的历史。例如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羌笛三孔”唐代《乐府杂录》中记载,笛,羌乐也。宋代(左日杨右)乐书》记有“羌笛五孔”近代和现代流行于甘孜、阿坝地区的羌笛都是六孔。可见羌笛已经历了从三孔到五孔,又由五孔变成六孔的发展过程。羌笛多用竹制成,也有史书记载,古羌笛有用鸟、兽腿骨制成的羌笛有竖笛和横笛两种,竖笛的构造比较复杂,横笛与普通的横笛基本相同,丹巴羌区不产竹子,自制羌笛较少,一般是从商店里购买的竹制横笛,也有少数人自制的竹质羌笛。羌笛以独奏为主,唱歌、跳舞等场所就可用笛子作伴奏。当你进入大、小金河流域时,无论白昼黑夜,山间田野,牧场村落,处都可以听到优美动听的悠悠羌笛声。羌民们情投意合,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都可以用笛声表达得淋漓尽致。

     从古至今,羌人男女对羌笛和口琴子(口弦)两种乐器特别钟爱。因为这两种乐器小巧,可以随身佩带。羌族女人将口弦作为饰物,佩挂前胸或系在腰间,只要有一点空闲,都可拿进去弹上一阵。口弦用竹片制成,制作方法:将一长10公分,宽1公分的竹片,削薄,两端各打一小孔,作穿提线用,然后在竹片中部开一“U形口,中间留鸭舌局部为发音舌簧,有的留双舌簧(也称双须子)舌簧的长短、宽窄、厚薄不同,所发出的音也不一样,舌簧决定音色音调。弹奏口弦时,将口弦横放在上下嘴唇之间,左手掐住口弦后端线头,右手均匀扯动前端拉线,借助嘴唇张合变形发生共鸣,同时利用唇、舌、口形的变化,加上气息大小,发出抑扬顿挫,优雅新颖,美妙动听的口弦曲调。羌族姑娘爱在夜晚人们就寝前,或者黎明前弹口弦,以表达女人对爱情的向往,或对生活的神往,或对远方亲人的祝福,或对恶人的诅咒等等。据羌人介绍,当你入睡前,或者黎明刚醒来时,听到那优美动听的口弦曲时,会住足洗耳恭听,那优美的口弦曲犹似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口弦乐声声落地,动人心魄。可见,口弦曲可算是羌族民间器乐中的一朵灿烂之花。但是近些年来,丹巴羌人中十多二十岁的年轻人不再佩挂口弦了也不会弹奏,连制作口弦的匠人也越来越少了口弦乐器在丹巴羌民中已频临消失,这不得不说令人遗憾。真切希望羌族人民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民间器乐,让它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3民间舞蹈

     据丹巴太平桥乡长胜店村的羌族尹正华老人介绍,丹巴羌族在来丹巴居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从遥远的茂州城迁徙而来,本民族自称“嘉卡”或“嘉卡布”屯兵)羌族人从迁徙到这里起,每年的正月初九都要在三叉沟的刹啦寺”庙子举行盛大的集会,跳两三天的羌族锅庄舞,用歌舞的形式向故乡的亲人诉说:远方的亲人们这里戊守边关,不能与你团聚,只能在每年的这个时候,用我雄壮的歌声与舞步,表达我思乡之情。尹大爷说:三叉沟现有五个村子仍然坚持着较完整的羌族习俗。男女老少最喜欢的就是跳羌族锅庄舞,不管农活多忙多累,只要聚集到院场上,就有人牵头歌起来,舞起来,笛子伴奏,或有人领唱或舞者齐唱。即使在破四旧,立四新”只准跳“忠”字舞的年月,也照样要跳羌锅庄。有时为回避住社的干部,一边派人放哨,一边组织村民悄悄跳锅庄,吹羌笛,弹口弦。

     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凡在羌寨的红白喜事,婚丧嫁娶,逢年过节,庆祝丰收等时候,羌民们都要集会,集会就离不开唱歌跳舞。羌族的民间舞蹈主要有羌族锅庄,舞姿优美,边唱边跳,过去用胡琴、笛子伴奏,现在多数放录音磁带来伴奏。羌族主要在自娱自乐、祭祀求神、迎客送宾、集会庆典时舞蹈。羌族的舞蹈,形式多样,轻快活泼。下面介绍几种。

    跳萨朗”羌语唱起来,跳起来之意 跳莎朗又分“忧事莎朗”和“喜事莎朗”两种。羌族舞蹈内容广泛,载歌载舞,扮演时还有一唱一答,悦耳动听。羌族在跳舞时,喜欢在舞场中央摆坛咂酒,坛中插上数十根吸管,一曲终了或跳累了可以尽情的吮吸香溢四射的砸酒,使整个舞会气氛热烈、一曲未尽一曲又起,歌舞不及,通宵达旦,那正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场景。羌族跳舞的歌词较为固定,词中与山歌一样贯穿的衬词还是有“哟、嗬、也、呃、勒、依、哦、嘎,啦”等。

     克西格西,又称“跳盔甲”或“盔甲舞”羌族扮演频率较高的舞蹈。这是一种激进祭祀风俗舞,多用于表达对族群英雄的怀念,跳舞者头插野鸡翎和麦草杆,身披牛皮铠甲,手持兵器,分列对阵而舞,吼声振天,舞姿浑厚,威武雄壮,舞蹈具有肃穆、庄严、宏伟的特点。

     哟粗布(意为向天祈祷)这种舞蹈是以祭祀内容为主的歌伴舞,无固定扮演顺序。除此,还有表示劳动后欢乐情绪的哦呐里什莫》打连盖,勒索亚》以及赞美装饰物的石奎余奎》等。另外还有跳皮鼓舞,原先是寺庙里的宗教舞蹈,留传至民间。跳皮鼓舞,舞者舞姿矫健,轻快激烈,观者美不胜收,其乐无穷。

     羌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甘孜丹巴羌族沿袭他民族习俗文化一路走来,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先民们发明了辉煌绚烂的民族文化,后代们仍然传承并发扬光大了本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文化。特别是精湛的建筑技艺,独具风格的刺绣艺术,民歌舞蹈,享誉中外,举世注目,充分体现了羌族人民用自己的聪明与智慧,发明了光辉绚烂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此外,婚丧嫁娶和禁忌等方面也充分体现了羌族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